公司动态
为什么这里信号这么强?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珍珍通讯员张颖看到,6G已经越来越近了。 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2025年6G发展大会上传出消息: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300多项关键技术储备。第一阶段测试核心技术,明确6G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测试技术方案将开发常见场景和性能指标的6G原型机;系统网络测试第三阶段将开发6G预商用设备并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这三个阶段完成后,6G将进入商用测试和商用部署阶段。全球业界普遍预测6G将于2030年商用。五年后,你可能会考虑更换6G手机,体验6G带来的新服务和应用。什么是手机与卫星6G直连?这使网络速度提高了十倍以上。什么是6G服务?和现在的5G有什么区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天用来上网、看视频的移动通信信号实际上只覆盖了全球总面积的6%。广阔的海洋、沙漠和森林仍然是大多数移动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普遍与“数字世界”隔绝。孙少辉,总部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信息技术集团副总工程师,是我国标准工作组移动通信6G推进组组长,同时也是该集团旗下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信移动”)的首席科学家。他介绍,6G最大的创新是实现卫星卫星与地面网络、低空平台的深度融合,构建整个卫星网络。“空-天-地-海”无缝覆盖,让世界每个角落都能随时享受高速互联网。同时,6G将带来5G十倍以上的速度,人类通信将进入10G时代。通信体验将从“高清视频”走向“全息/空间通信”。远程诊疗、跨城课堂、音乐会、体育赛事等都有望呈现出接近“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在中信移动实验室,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体验了经过测试的全息通信。戴上类似于VR眼镜的全息眼镜后,记者同时看到了两个球面图像:左侧是真实的实验室环境,右侧是非洲大草原。头向左转,你就会沉浸在实验室场景中;向右转头欣赏非洲草原机智迁徙场景严禁打扰。画面中,哪怕是最微小的动作、光影的变化,甚至动物毛发的流动都可以在你眼前看到。 “未来,即使相隔万里,只要戴上这些眼镜,虚拟会议、全息社交、远程医疗等都将成为现实。”中信移动总经理范志文表示,即将到来的6G时代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工业应用方面,6G的超大带宽可以实现超大型设备的高速互联,将时延压缩至毫秒级,将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使精准控制成为可能;生产线几分钟即可调整;无人机、无人车大规模协同作业将成为常态,良品率和劳动效率将显着提高。举起。 6G网络本身将变得“更智能”。系统可根据需要分配智能资源满足不同地区乃至个人用户的实时需求,实现从“以网络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例如,视频通话时如果需要,网络会自动优先处理,大大提高通信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湖北6G有多强? “国家队”核心力量拥有数千项专利。 6G最大的变化是卫星与现有地面网络的融合。发射卫星网络非常重要。大家都熟悉美国的星链星座,它已经发射了1万多颗卫星。与美国星链类似,我国也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了多个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其中,拥有万颗以上低轨卫星的星座包括GW星网计划、上海元信的G60(“千绳”计划、蓝A红庆的HH3计划。首访计划于2024年开始网络建设。北京时间11月10日10时41分,13组低轨卫星互联网卫星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孙少辉表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持续加速,预计不久的将来将实现网络初步商用。 “目前,卫星互联网第一阶段商用主要面向远洋出海等行业用户,提供移动宽带服务。这次,公众用户主要通过手机使用语音和短信直接连接卫星;卫星宽带直连手机支持高速上网的能力还在技术研究和测试中,但不久的将来就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孙少辉解释道。据了解,工业卫星互联网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无线信号,在穿过环境时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稳定的接收,现阶段移动宽带业务的接收终端较大,尚无法与手机集成。未来,手机与卫星的直接连接将通过使用较低频段来实现。此后,消费者预计将使用现有尺寸的手机观看高清视频并通过卫星互联网上网。在中信移动卫星互联网实验室,参观可用于车载的KA频段移动宽带接收终端。它们的大小大约相当于小学生的课桌大小。 “公众对卫星互联网的体验可能会从配备此类终端的车辆开始。”孙少辉说,开着这样的车穿越沙漠、森林,航行跨越海洋,我就到了。无需担心“无信号”,轻松观看高清视频。中信移动是我国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和主要参与者之一,是该领域“国家队”的主力军。公司牵头开展星地融合及卫星互联网标准体系研究,全面参与基于5G系统的卫星互联网技术论证和标准制定。是全球卫星NTN(非地面网络)和星地一体化技术领域的重要贡献者。早在6年前,中信移动就开始推出6G。目前,公司拥有数千项6G专利,在星地一体化、超维天线、内生智能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发布8本6G技术书籍。白皮书中,公司专家兼任主席国际电信联盟5G/6G评估组。 11月8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6G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0.3%,位居全球第一。在湖北,除了我国“国家队”进口技术团体外,还有湖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余家科研单位参与6G研究,通信相关领域的院士超过60人。这将支撑湖北在全球6G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湖北6G怎么办?最高支持1亿元! 2025年在光谷布局6G产业集群,6G首次写入政府国家工作报告,各领域已开始部署。 202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将启动6G国际标准制定,全球6G标准竞赛即将开始。在湖北,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深入实施颠覆性技术资源、应用场景牵引等六项重点行动。中国信息技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志认为,6G将实现全方位的网络和智能连接场景,涉及网络架构、无线传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管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核心部件和核心芯片等技术和众多行业。湖北充满机遇。事实上,早在2024年底,湖北6G工程中心就已获批。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多家运营商共建,中心在移动视频传输、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多场景覆盖、大为智能共生无线通信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中信移动还牵头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航天科工等单位合作共建创新联合实验室,开展星地一体化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助力湖北占领全球航天信息产业制高点。 10月14日,在武汉举办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知名学者、专家学者、运营商、供应链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湖北省6G技术与产业创新行动倡议,为湖北占领6G制高点按下了加速键。倡议组织建议: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6G创新联盟m、突破主体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多层次6G生态圈;聚焦低空经济、智能驾驶、仿人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开展6G共场景试点示范;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和产业学院,朝6G高端人才和优秀工程师方向培养。下一步,湖北将推动链主共同投资成立6G产业发展联盟,建设国内领先的6G及卫星互联网实验平台和网络测试,推动移动通信、遥感测绘、交通等领域关键成果应用示范,打造6G产业应用示范区。在企业层面上,长飞公司研发的空心光纤已分别应用于我国三大运营商首条商用空心光纤线路。空心光纤光信号的传播速度接近光速,比原来的速度提高约47%。传输时延降低了约30%,一举刷新了光通信传输的多项世界纪录,将有助于提升6G时代地面网络的速度。华工科技全球领先的1.6T及以上超高速网络光通信模块负责计算中心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好地满足6G时代AI训练中毫秒级的数据同步要求。 2027年,该生产基地将达到满负荷生产。 11月4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顶尖人才(团队)专项实施办法,旨在支持全球6G等未来产业顶尖人才,最高1亿元!今年1月,中信移动位于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的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竣工,预计明年全面投产,带来6G“空天地”网络设备研发生产的多元化。光谷计划围绕其重点组织6G领域的顶尖人才团队项目。
上一篇:全运会|网球-女双 下一篇:没有了
